2020. 5. 5. 01:46ㆍ백두산 환&단&약이야기/환& 단[동의보감등]
장천사초환단(張天師草還丹)
此藥久服則身輕隨風而去如列子之乘虛若髮白者從根而黑如未白者永不白有不信者將藥憿飯與白貓吃一月卽黑
이 약(藥)을 구복(久服)하면 경신(輕身)하여 풍수(風隨)하며, 열자(列子)가 공중에 떠다니는 것같이 되며 희어진 머리털은 뿌리에서부터 거멓게 되고 미발백(未髮白)의 자(者)는 평생 동안 백발(白髮)되지 않게 된다. 믿지 못하는 자(者)는 이 약을 밥에 섞어서 백묘(白猫)에게 일개월(一介月)먹이면 흑묘(黑猫) 될 것이다.
地骨皮生地黃石菖蒲牛膝遠志兎絲子酒煮
지골피(地骨皮), 생지황(生地黃), 석창포(石菖蒲), 우슬(牛膝), 원지(遠志), 토사자(菟丝子/주자(酒煮)).
右等分爲細末蜜丸梧子大每三五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修製忌鐵器及婦人鷄犬見《海藏》
위를 등분(等分)으로 하여 세말(細末)하여 오자대(梧子大)만하게 밀환(蜜丸)을 만든다. 매(每) 삼십환(三十丸)~오십환(五十丸)을 공심(空心)에 온주(溫酒)나, 염탕(鹽湯)으로 복용(服用)한다. 수제(修製)할 때에는 철기(鐵器) 및 부인(婦人), 계(鷄), 견(犬)이 보는 것을 기(忌)한다.[해장].
[東醫寶鑑]
^^^^^^^^^^^^^^^^^^^^^^^^^^^^^^^^^^^^^^^^^^^^^^^^^^^^^^^^^^^^^^^^^^^^^^^^^^^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發黃白
張天師草還丹此藥久服輕身,隨風而去,如列子之乘虛也,若發白者從根而黑,如未白者永不白。有不信者,將藥拌飯與白貓吃,一月即黑。地骨皮生地石菖蒲牛膝遠志(去心)菟絲子(酒浸三宿,炒黃)上冬等分,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鹽湯亦得。修制忌女人雞犬見。(此上少陰下厥陰藥也。)
^^^^^^^^^^^^^^^^^^^^^^^^^^^^^^^^^^^^^^^^^^^^^^^^^^^^^^^^^^^^^^^^^^^^^^^^^^^
《元戎》卷九方名張天師草還丹
조성(組成)
地骨皮、生地黃、石菖蒲、牛膝(酒浸1宿)、遠志(去心)、菟絲子(酒浸3宿,炒黃)各等分。
공효(功效)
輕身,若發白者,從根而黑,如未白者,永不白。
용법용량(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鹽湯亦可。
제비방법(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六十六髭發門]藥方
張天師草還丹久服輕身,如列子之乘虛,白發反黑。地骨皮生地黃(酒洗)石菖蒲川牛膝(酒洗)遠志菟絲子(如法制)等分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不飲酒,鹽湯下。制時忌女人、雞、犬。
^^^^^^^^^^^^^^^^^^^^^^^^^^^^^^^^^^^^^^^^^^^^^^^^^^^^^^^^^^^^^^^^^^^^^^^^^^^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發黃白
張天師草還丹此藥久服輕身,隨風而去,如列子之乘虛也,若發白者從根而黑,如未白者永不白。有不信者,將藥拌飯與白貓吃,一月即黑。地骨皮生地石菖蒲牛膝遠志(去心)菟絲子(酒浸三宿,炒黃)上冬等分,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鹽湯亦得。修制忌女人雞犬見。(此上少陰下厥陰藥也。)
^^^^^^^^^^^^^^^^^^^^^^^^^^^^^^^^^^^^^^^^^^^^^^^^^^^^^^^^^^^^^^^^^^^^^^^^^^^
장도릉(張道陵)
https://terms.naver.com/entry.nhn?docId=1633798&cid=50765&categoryId=50777
张道陵
张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
字辅汉,原名陵,道教创始人,汉朝东汉时期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
太上老君降临蜀汉,“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张道陵整合当时的:黄老派、方仙道、文始派等先秦修道团体,创立道教称正一盟威之道。
后世尊称为“老祖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师",高明上帝,张天师。著作《老子想尔注》,弟子有300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张道陵、葛玄、许逊、萨守坚合称四大天师。
张道陵创建天师道的背景:当时在巴蜀一带,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规模的淫祀而害民。而这些祀奉鬼妖(学名为:妖邪)的法教巫师聚众敛财,无恶不作。
张天师携王长、赵升二位弟子和黄帝九鼎丹经,来到北邙山修行,平定了那些祸害百姓的巫妖之教。川渝一带流传的张天师以太上老君剑印符箓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为原型的。
人物生平
张道陵,字辅汉,西汉开国大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汉天师世家》记载:良生不疑、不疑生高、高生通、通生无妄、无妄生里仁、里仁生皓、皓生纲、纲生大顺、大顺生道陵。汉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丰县阿房村,出生前,其母梦见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道德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后来叹息道:“这些书都无
法解决生死的问题啊!”于是弃儒改学长生之道。张祖二十五岁,曾官拜江州令。而他却身在朝政,志慕清虚,不久就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中,精思学道,修炼三年,有白虎口衔玉符而至其所。永元(公元89年)初年,汉和帝赐为太傅,又封为冀县侯,三次下诏,张祖都婉拒了,他对使者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要我何用?我志在青山中!”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和骚扰,张祖决心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去了。
张祖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祖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三年而神丹成;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时年张祖六十岁,后又移居四川鹤鸣山,感石鹤长鸣。
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传说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张祖《太平洞极经》、《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斩邪剑等经书、法器,拜为天师,嘱咐天师广行正一盟威之道,扫除妖魔,救护生民。于是天师于汉安二年七月,登青城山,会八部鬼帅,大战众鬼,制伏外道恶魔,诛绝邪伪。天师道法通玄,诸魔所不能敌,各各降服,愿意皈依正道,于是天师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黄帝坛下盟誓,人处阳间,鬼处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于北阴酆都城,八部鬼帅流放于西域边地。从此妖魔降服,人民安乐,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师与众鬼帅战斗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迹。
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玉帝派遣使者持玉册,敕封天师为正一真人,天师世寿一百二十三岁,于苍溪云台山白日飞升。
张道陵,初名张陵,后改今名。本是太学书生,性好学,博五经,邃于黄老之道,七岁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长为博学之士。后弃官学道。创立了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汉顺帝时永寿元年在鹤鸣山创建正一盟威道,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自称“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纂道书24篇。汉桓帝时在四川苍溪县境的灵台山(又名天柱山)飞升,传说时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传说第1代天师张道陵跟太上老君学道,得老君亲授,得天独厚,道法高强。
祖天师所创道派,称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但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当时又有称五斗米道(编者按:实际上多用是蔑称,但是初中课本称之为五斗米道张道陵除书符治病、驱邪禳灾以外,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道民定期赴治学道,祭祷。其孙子张鲁在东汉末,三国时期,拥有一支军队,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并利用政权的力量,推行正一道的一些社会和宗派主张,比如,对犯有罪过的人,不是用严刑惩罚,而是原谅三次后再加以刑罚,那刑罚也比较轻,一般是让他去修路。同时在路上设义舍,里面放米肉,路人可以量腹而食。这些措施对于天下大乱形势下的民众,营造了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因此得到了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后来,张鲁投降了曹操,割据政权也就不得再存在。曹操将天师道的力量迁移到北方,但是让正一盟威道教却得到了保留,并向内地传播。
'백두산 환&단&약이야기 > 환& 단[동의보감등]'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천마환(天麻丸) (0) | 2020.05.17 |
---|---|
방풍통성산(防風通聖散) (0) | 2020.05.17 |
칠보미염단(七宝美髯丹) (0) | 2020.04.05 |
대조환(大造丸)[소요기간 4개월] (0) | 2020.04.05 |
대조환(大造丸) (0) | 2020.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