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4. 1. 08:52ㆍ백두산 본초 이야기/백두산 본초 도감
정롱과(燈籠果)
동북차표자(東北茶藨子)/정롱과(燈籠果)
동북차표자(東北茶藨子)
Ribes mandshuricum (Maxim.) Kom.
이명(異名)
Ribes multiflorum var. mandshuricum Maxim.
Ribes petraneum var. mongolica Franch
외관형태(外觀形態)
東北茶藨子(拉漢種子植物名稱),落葉灌木,高1-3米;小枝灰色或褐灰色,皮縱向或長條狀剝落,嫩枝褐色,具短柔毛或近無毛,無刺;芽卵圓形或長圓形,長4-7毫米,寬1.5-3毫米,先端稍鈍或急尖,具數枚棕褐色鱗片,外面微被短柔毛。
東北茶藨子葉寬大,長5-10厘米,寬幾與長相似,基部心髒形,幼時兩面被灰白色平貼短柔毛,下面甚密,成長時逐漸脫落,老時毛甚稀疏,常掌狀3裂,稀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急尖至短漸尖,頂生裂片比側生裂片稍長,邊緣具不整齊粗銳鋸齒或重鋸齒;葉柄長4-7厘米,具短柔毛。
화서특정(花序特征)
東北茶藨子花兩性,開花時直徑3-5毫米;總狀花序長7-16厘米,稀達20厘米,初直立後下垂,具花多達40-50朵;花序軸和花梗密被短柔毛;花梗長約1-3毫米;苞片小,卵圓形,幾與花梗等長,無毛或微具短柔毛,早落;花萼淺綠色或帶黃色,外面無毛或近無毛;萼筒盆形,長1-1.5 (2) 毫米,寬2-4毫米;萼片倒卵狀舌形或近舌形,長2-3毫米,寬1-2毫米,先端圓鈍,邊緣無睫毛,反折;花瓣近匙形,長約1-1.5毫米,寬稍短於長,先端圓鈍或截形,淺黃綠色,下面有5個分離的突出體;雄蕊稍長於萼片,花藥近圓形,紅色;子房無毛;花柱稍短或幾與雄蕊等長,先端2裂,有時分裂幾達中部。果實球形,直徑7-9毫米,紅色,無毛,味酸可食;種子多數,較大,圓形。花期4-6月,果期7-8月。
按省份分布:
四川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陝西省,河北省,陝西省 ,甘肅省,湖北省 ,山西省 ,山西省,北京
生境分布
東北茶藨子產於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完達山、伊春、帶嶺、饒河、尚志、老爺嶺)、吉林省(安圖、長白山、樺甸、敦化、臨江)、遼寧省(西豐、丹東、撫順、本溪、草河口、寬甸、鳳城、桓仁、淩源)、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昭烏達盟)、河北省(赤城、淶水、內邱)、山西省(興縣、介休、沁縣)、陝西省(寶雞、周至、太白山、洛南)、甘肅省(蘭州、平涼)、河南省(西峽、嵩縣)。
生於山坡或山穀針、闊葉混交林下或雜木林內,海拔300-1800米。朝鮮北部和西伯利亞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朝鮮
^^^^^^^^^^^^^^^^^^^^^^^^^^^^^^^^^^^^^^^^^^^^^^^^^^^^^^^^^^^^^^^^^
정롱과(燈籠果)
出處《吉林中草藥》
별명(別名)
狗葡萄、醋栗(《吉林中草藥》)。
래원(來源)
爲虎耳草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實。7~8月采取成熟果實,曬幹。
원형태(原形態)
山麻子,又名:東北茶藨、山櫻桃。
落葉灌木,高1~2米.樹皮灰色,稍光滑;小枝褐色,光亮,剝裂;芽卵圓形,密被灰白色短毛。葉互生,掌狀3裂,稀5裂,長5~10厘米,寬4~10厘米,中央裂片比側裂長,先端銳尖,基部心形,邊緣有尖刺,下面密生白絨毛;葉柄長2~8厘米。總狀花序長2.5~9厘米,有討可達16厘米,下垂,花密生,可達40朵,花軸粗,有密毛;萼片5,反卷,帶綠色或黃色,倒卵形;花瓣5,綠色,楔形或截形;雄蕊5,伸出;花柱2裂,基部圓錐狀,比萼片長。漿果球形,徑7~9毫米,紅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생경분부(生境分部)
生於雜木林或針闊混交林中。分布我國東北、華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
화학성분(化學成分)
含酒石酸、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
공능주치(功能主治)
《吉林中草藥》:"解表。治感冒。"
용법용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적록《중약대사전(中藥大辭典)》
^^^^^^^^^^^^^^^^^^^^^^^^^^^^^^^^^^^^^^^^^^^^^^^^^^^^^^^^^^^^^^^^^
정롱과(燈籠果)
Ribes mandschuricum (Maxim.) Kom.
[R.multiflorum Kitag.ex Roem.et Schult.var.mandschuricum Msxim.]
영문명(英文名)
root of Manchurian Currant
귀경(歸經)
간경(肝經)
약화학성분(藥化學成分)
含酒石酸、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
공효(功效)
소풍해표(疎風解表)
고증(考證)
出自《吉林中草藥》
주치(主治)
감모(感冒)
생태배경(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1200-1800m的雜木或針闊葉混交林中。
각가논술(各家論術)
《吉林中草藥》:解表。治感冒。
채수와저장(采收和貯藏)
7-8月采取成熟果實,曬幹。
동식물형태(動植物形態)
東北茶蔍 落葉灌木,高1-2m。樹皮灰色,稍光滑,小枝褐色,光亮,剝裂;芽卵圓形,密被灰白色短毛。葉互生;葉柄長2-8cm,密被柔毛;葉片掌狀3裂,稀5裂,長5-10cm,寬4-10cm,中央裂片比側裂長,先端銳尖,基部心形,邊緣有尖銳牙齒,下面密被白色絨毛;花兩性,總狀花序,長2.5-9cm,有時可達16cm,下垂,花密生,達40餘朵,花軸粗,有密毛;萼片5,反卷,帶綠色或黃色,倒卵形;花瓣5,綠色,楔形或截形;雄蕊5,伸出;子房下位,1室;花柱2裂,基部圓錐形,長於萼片。漿果球形,紅色,徑7-9mm,花期5-9月,果期7-8月。
공효분류(功效分類)
해표약(解表藥)
성미(性味)
味辛;性溫
약재기원(藥材基源)
爲虎耳草科植物東北茶蔍的果實。
용법용량(用法用量)
내복:煎湯,9-15g。
출처
《중화본초》
'백두산 본초 이야기 > 백두산 본초 도감'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꾸지뽕나무/천파석(穿破石)/자목(柘木)/산려지과(山荔枝果)/노자자(奴柘刺) (0) | 2022.04.21 |
---|---|
구피마(構皮麻) (0) | 2022.04.21 |
은백양엽(銀白楊葉) (0) | 2022.04.01 |
백수오(白首烏)/우피소 (0) | 2022.03.23 |
노군수(老君須) (0) | 2022.03.20 |